红古区简介

红古区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兰州市的一个市辖区,地理位置属于西北地区,行政代码是620111,座机区号为0931,邮政编码为730000,辖区面积为575km,共拥有7个行政区,2016年最新统计常住人口约为约14万人,平均人口密度为243人/km,车牌号码前两位是甘A,身份证前6位是620111。

红古区市行政区划

区域名称 行政代码 面积 简介
窑街街道 620111 35.2km

窑街街道办事处位于兰州市版图西部,红古区最北端,祁连山支脉哈拉古山东北麓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素有“八宝川”、“冶金谷”的美称。周边有鲁土司衙门、妙因寺、吐鲁沟、圪塔寺等人文和自然景观,是旅游观光的胜地。黄河支流大通河流经全境,依山傍水,群山环绕,气候温和。街道办总面积35.2平方

下窑街道 620111 20.5km

下窑街道办建于2004年11月,位于红古区西北端,大通河下游东岸,东接永登七山乡,西临永登河桥镇,北与窑街办事处相连,南与海石镇毗邻,辖区面积达20.5平方米,辖4个社区,常住户7271户,总人口24054人,多为汉族,还有回、满、东乡、藏、土等少数民族,驻有19家企事业单位。下

矿区街道 620111

红古区矿区街道位于红古区西北端,祁连山支脉哈拉古山东北麓,辖区西临大通河、东毗永登县七山乡,现辖下窑、山根、下街、滩子社区四个村,总人口6600余人,有汉、回、满、东乡等14个民族。矿区街道是根据甘政办纪【2005】54号文件要求,由原窑街煤电公司矿队办四村整体移交红古区0后,于

海石湾镇 620111 32km

海石湾镇位居红古区政府所在地,是全区政治、文化、经济中心,是举世闻名的马门溪龙化石出土地,也是一座刚刚兴起的现代气息浓郁的卫星城,素有“八宝川龙头”和“甘肃冶金谷”之称。海石湾镇地处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中间,各距110公里,109国道、兰青铁路横穿全境,是连接青藏的交通

花庄镇 620111 302.3km

花庄镇位于红古区中部,东衔平安镇,西接红古乡,南濒湟水河,北依永登县七山乡。总面积302.3平方公里,总耕地面积17180.9亩,有15个山台地,总面积为25000亩,总人口15400人。全镇辖9个村,2个社区居委会。全镇地势西北高,东南低,山台、川、滩呈阶梯状,海拔在1680米

平安镇 620111 138.84km

红古区平安镇位于兰州市以西60公里,总面积138.84平方公里,总人口2.1万人,因平安村而得名。是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,是兰州市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之一,全镇辖10个行政村、2个社区居委会。辖区内有连海铝业有限公司、兰铝炭素厂、甘肃省第一-、兰州市良种场、兰州市园艺

红古镇 620111 114km

红古乡位于兰州市区西郊,东接花庄镇,西连海石湾镇,南临青海省,北与永登县七山乡毗邻,地理位置非常优越。境内气候温和,水源充沛,土壤肥沃,物产丰富,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地。境内交通便利,兰青铁路、109国道、兰海高速公路纵贯全境。全乡区域面积114平方公里,人口1.4万人。辖旋子、王

红古区详细介绍

   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,总面积575平方千米。总人口14万人(2004年)。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:730080。行政区划代码:620111。区号:0931。拼音:Honggu Qu。红古区位于甘肃省中部,是省会兰州市的远郊区,也是著名的马门溪龙的故乡。
    红古区历史悠久。秦时属陇西郡,汉朝属浩门、令居、允街三县地;唐朝时属广武县,1960年4月27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兰州市设立红古区。从此,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,经过47年的不断建设,红古区已发展成为集煤炭、冶金、水泥、炭素,农业等多种产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区。现辖有3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,区政府驻地1989年7月由原窑街镇迁址海石湾镇,已成为全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全区人口14.3万(含流动人口),城镇化率65.82%。全区有回、满、东乡、藏、土、壮、蒙古和朝鲜等18个少数民族。
    红古区辖区面积535.14平方公里,东接兰州市西固区达川乡,西与西南濒临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,南沿湟水与永靖县隔河相望,北与兰州市永登县接壤。地处东经102°50′至102°54′,北纬36°19′至36°21′之间,东西长达53.7公里,南北宽处24公里,境内北高南低,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带状地形。区内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半季风气候,地势平缓,四季分明,光照充足,气候温和。海拔1580~2462米,年平均气温7.1~9.1℃,年日照数在2610~2350小时之间,年降雨量290~360mm,相对无霜期160~173天。黄河两大支流大通河、湟水河在这里交汇后穿境而过,全长57公里,年流量为46亿立方米。
  农业发展
    红古区农业资源得天独厚,分布在两条河谷地带的优质耕地有7.2万亩,境内的谷丰渠、湟惠渠、海石渠、窑街二渠四条灌渠形成了完善的自流灌溉体系,覆盖全区绝大多数耕地。位于川区北部的坪台地总面积9.75万亩,可开发利用面积6.19万亩,现已开发3.5万亩。红古区农业已基本形成以精细蔬菜、高效养殖、优质果品、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和牧草、水产、花卉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,这里已经被确立为甘肃省5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区,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、兰州市的副食品基地、奶源基地和果品基地。已建成宏伟、维特尔、介实、陇华、绿源五大专业从事瓜果蔬菜贮运、保鲜、加工的和平安、水车湾两大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。红古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已通过认证,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在2003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评定中名列。
  社会事业
    红古区富有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黄金、蛇纹岩、坩土、页岩、石英石等矿产资源,被誉为“八宝川”。区内现有窑街煤电公司、兰州炭素集团公司、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、大通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大中型企业,其中,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兰州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。
    红古区交通发达、运输便利;国道109线、兰青铁路、兰海高速公司贯穿全境,一小时内可西达青海西宁,东抵兰州。
    改革开放20多年来,红古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,凭借优越的条件,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,使红古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先后建成了科技工作区、消灭无标生产区、爱心献功臣区和省级小康区、文明区、卫生城、双拥模范区“三连冠”、文化区、民政工作区、计划生育“三为主”区和优质服务区。
  经济建设
    2003年,红古区生产总值增长13.1%,达到33.3亿元,全地区财政收入达到25326万元,其中,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到5511万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800元和4954元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.66‰以内。综合实力名列全省第九位,全市第四位。区内建有完善的邮电通讯、金融保险系,红古区电信局、移动公司、联通公司及邮政局已实现全区无缝覆盖,实现村村通电话,村村通有线电视;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均建有分支机构,为社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。全区已有工商企业300多家,形成了以12家大中型企业为龙头的工业群体,以煤炭、电力、电解铝、炭素制品、建材、硅系列为主的产业格局正逐步走向成熟,2006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1.46亿元。目前,总投资75亿元的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万吨电解铝、90万千瓦自备电厂和总投资43亿元的兰州蓝星红古硅材料工业园正加紧实施。工业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。
   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,红古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篇章已揭开。“十一五”时期,我们的奋斗目标是“四翻番,四前列,一降低,六更加”目标。“四翻番”就是地区生产总值、工业增加值、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在“十一五”期间提前翻番的基础上,到2011年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大关,工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大关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大关。“四前列”就是精神文明、民主政治建设、和谐红古建设、党的建设走在全市前列。“一降低”就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%。“六更加”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,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,全民思想道德、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更加提高,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生态环境更加好转,全社会创造活力更加增强,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、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新局面。制定了“四区建设”的总体思路:即建设密集工业区、示范农业区、现代卫星城区、物流服务区。按照以上目标和思路,到2012年,全区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300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。
  行政区划
     截至2007年10月24日,红古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、3个镇、1个乡,18个社区居委会、38个村委会。
    窑街街道 辖窑街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社区居委会,红山、大砂、上街3个村委会。
    下窑街道 辖下窑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社区居委会。
    矿区街道 辖下窑、山根、下街、滩子村委会。
    红古乡 辖红古社区居委会,旋子、王家口、米家台、薛家、水车湾、红古、新建、新庄8个村委会。
    海石湾镇 辖海石湾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社区居委会,海石、下海石、虎头崖3个村委会。
    花庄镇 辖花庄、第二社区居委会,王家庄、洞子、北山、柳家、青土坡、河嘴、花庄、苏家寺、湟兴9个村委会。
    平安镇 辖平安、第二社区居委会,平安、若连、上滩、中和、张家寺、夹滩、复兴、仁和、岗子、河湾、新安11个村委会。
  历史沿革
    年,红古区辖3个镇、3个乡:海石湾镇、花庄镇、窑街镇、红古乡、河嘴乡、平安乡。
    2000年,红古区辖4个镇、2个乡。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总人口140681人,其中各乡镇人口(人): 窑街镇 57136 海石湾镇 35221 花庄镇 6725 平安镇 20445 红古乡 13595 河咀乡 7559 
    2004年,红古区乡镇调整:撤销河嘴乡,将该乡并入花庄镇;撤销窑街镇,设立上窑、下窑两个街道办事处。
  资源环境
    气候环境
    红古区深居内陆,远离海洋,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季风气候的特征,降水偏少,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。年平均气温8.2度,夏季平均气温19度,冬季平均气温零下4.8度。无霜期160天—173天,年平均降雨量327毫米。
    资源物产
    全区自然资源丰富,可开发潜力较大,经过多年发展,呈现出“一强、两大、四优势”的特征。
    “一强”即经济强区,全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9位,全市第4位。
    “两大”:一是工业大区。200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13.01亿元,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7.6%,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位居全省第6位,全市第2位。二是农副产品生产大区。是兰州市的蔬菜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,蔬菜产量30多万吨,占全市130万吨的工/3;瓜果产量38526.5吨,占全市的19.43%;牛奶产量7073.6吨,占全市的12%;鲜蛋总产量900吨,占全市的6.55%。
    “四优势”:一是区位优势。红古地处兰州、西宁两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,具有“承东启西”的经济地理优势。区内109国道、兰海高速公路、甘青铁路贯穿全境,高速公路l小时即可到达兰州处在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活跃带上。二是资源优势。境内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、坩土、页岩、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,素有“八宝川”之美称。享堂峡蛇纹岩贮量3750万立方米,窑街、海石煤田探明地质贮量4亿吨以上,是甘肃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全国主要炭素生产基地,已逐步形成了以煤炭、电力为先导,硅系列、电解铝、炭素制品、地方建材以及陶瓷系列为群体的“冶金谷”。区内水力资源充沛,年径流量达46.04亿立方米,水能资源估算为30.57万KW,是全省水力资源梯级开发优势明显的少数县区之一。辖区内建有一座330千伏、五座200千伏变电站,窑街劣质煤热电厂、沿大通河、湟水河4个梯级水电站和即将兴建的兰铝90万千瓦自备电厂等充沛的电力资源,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三是产业基础优势。红古工业基础雄厚,有窑街煤电公司、兰炭公司、大通河水泥有限公司等省、市大中型企业10多家,形成了以煤炭、电力、硅系列、电解铝、炭素制品、建材、陶瓷等为主的能源、建材、化工、冶金工业产业;农业灌溉条件好,川区7.8万亩水浇地是发展城郊农业的精华之地,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,兴建了花庄乳业、宏伟、维特尔等五大和科教兴农、农业高新技术等七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,形成了蔬菜、瓜果、乳制品、牧草、水产等农业主导产业,成为兰州的“菜园子”和全省五万亩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。社会服务业蓬勃发展,成为新的增长点。四是工作基础优势。1997年率先成为全省批基本实现小康的县区,之后又相继建成了“全国科技工作区”、“全国消灭无标生产区”和“省级文明区”、“省级卫生城”。
  

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地图 查看地图大图

来说一句吧 (0人参与,0条评论)
请登录

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,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。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、图片,欢迎与我们联系

关于我们 | 服务条款 | 网站指南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给我们留言 | 投稿指南
COPYRIGHT @ 2001-2017 CNlinfo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运营商:深圳市兴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